下載手機汽配人

關于汽車驅動方式

驅動方式有FR前置后驅,RR后置后驅,FF前置前驅,MR中置后驅,4WD四驅等,有沒有RF后置前驅呢?有的請列出一款車型,謝謝 另外,上述幾種驅動方式各有什么特點呢?
提問者:網友 2017-11-14
最佳回答
所謂驅動方式,是指發(fā)動機的布置方式以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的形式。一般的車輛都有前、后兩排輪子,其中直接由發(fā)動機驅動轉動,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前進的輪子就是驅動輪。最基本的分類標準是按照驅動輪的數量,可分為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兩大類。 先簡單介紹一下兩輪驅動:在兩輪驅動形式中,可根據發(fā)動機在車輛的位置以及驅動輪的位置進而細分為前置后驅(FR)、前置前驅(FF)、后置后驅(RR)、中置后驅(MR)等形式。目前,兩驅越野車和轎車最常用的是前置后驅形式。 前置后驅(FR)的全稱叫做前置發(fā)動機后輪驅動,是一種比較傳統(tǒng)的驅動形式。其中前排車輪負責轉向,由后排車輪來承擔整個車輛的驅動工作。在這種驅動形式中,發(fā)動機輸出的動力全部輸送到后驅動橋上,驅動后輪使汽車前進。也就是說,實際的行進中是后輪“推動”前輪,帶動車輛前進。 與兩輪驅動類的其他驅動形式相比,前置后驅有比較大的優(yōu)越性。當車輛在良好的路面上啟動、加速或爬坡時,驅動輪的附著壓力增大,牽引性明顯優(yōu)于前驅形式。同時,采用前置后驅的車輛還具有良好的操縱穩(wěn)定性和行駛平順性,并有利于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除此之外,前置后驅的安排使車輛的發(fā)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等總成臨近駕駛室,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置和轉向機構的結構,這樣更加便于車輛的保養(yǎng)和維修。 基于以上的諸多優(yōu)點,國產寶馬325i、530i以及檔次更高的進口寶馬轎車,賓利、奔馳、安全等很多豪華轎車多采用前置后驅這種形式。 不過,如果你買一輛越野車的動機是想要在真正的山野叢林中縱橫馳騁的話,就一定別心疼差價,要再狠一狠心,把四輪驅動系統(tǒng)配置整齊。因為,兩輪驅動的車輛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碰到雪地或易滑路面等情況也可能打滑,啟動加速時也比較容易發(fā)生擺尾現象。四輪驅動就可以防止這種現象發(fā)生。同時,四輪驅動系統(tǒng)有比兩輪驅動更優(yōu)異的引擎驅動力應用效率,能達到更好的輪胎牽引力與轉向力的有效發(fā)揮。就安全性來說,也可以形成更好的行車穩(wěn)定性。 所謂四輪驅動,是指汽車前后輪都有動力,可按行駛路面狀態(tài)不同而將發(fā)動機輸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輪子上,以提高汽車的行駛能力。一般用4X4或4WD來表示,如果你看見一輛車上標有上述字樣,那就表示該車輛擁有四輪驅動的功能。在過去,四輪驅動可是越野車獨有的,近年來,一些高檔轎車和豪華跑車才逐漸添置了這項配置。 四輪驅動又有以下的分類: 分時四驅(Part-time 4WD) 這是一種駕駛者可以在兩驅和四驅之間手動選擇的四輪驅動系統(tǒng),由駕駛員根據路面情況,通過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變化兩輪驅動或四輪驅動模式,這也是一般越野車或四驅SUV最常見的驅動模式。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取驅動模式,比較經濟。在公路上行駛使用兩輪驅動檔;當遇到雨雪路況時,選擇四掄驅動,增強了車輛的附著力和操控性: 全時四驅(Full-time 4WD) 這種傳動系統(tǒng)不需要駕駛人選擇操作,前后車輪永遠維持四輪驅動模式,行駛時將發(fā)動機輸出扭矩按50:50設定在前后輪上,使前后排車輪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時驅動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駕駛操控性和行駛循跡性,有了全時四驅系統(tǒng),就可以在鋪覆路面上順利駕駛。但其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比較廢油,經濟性不夠好。而且,車輛沒有任何裝置來控制輪胎轉速的差異,一旦一個輪胎離開地面,往往會使你停滯在那里,不能前進。但是,今年來也發(fā)展了一些智能化的全時四驅系統(tǒng),比如奧迪的quattro,遇到特殊路面時,他可以重新分配扭矩,把更多的扭矩分配在不打滑的驅動輪上,從而解決了老式全時四驅的弊端。 適時驅動(Real-time 4WD) 采用適時驅動系統(tǒng)的車輛可以通過電腦來控制選擇適合當下情況的驅動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車輛一般會采用后輪驅動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驅動輪打滑的情況,電腦會自動檢測并立即將發(fā)動機輸出扭矩分配給前排的兩個車輪,自然切換到 四輪驅動狀態(tài),免除了駕駛人的判斷和手動操作,應用更加簡單。不過,電腦與人腦相比,反應畢竟較慢,而且這樣一來,也缺少了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征服感和駕駛樂趣。 轎車究竟是前輪驅動好還是后輪驅動好?這種爭論已經持續(xù)了幾十年,至今仍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在過去,在路上行駛的汽車都是后輪驅動(RWD)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前輪驅動(FWD)的汽車就慢慢開始占據了主導的地位。盡管現在大多數的轎車都是前輪驅動的,但是后輪驅動的轎車也又開始被許多汽車廠家所采用。例如,尼桑將它的無限(Infiniti)G35型轎車又改回了后輪驅動,卡迪拉克在它的最新的CTS型轎車中也采用了后輪驅動。所以,到底這兩種驅動系統(tǒng)各自具有什么樣的優(yōu)點和缺點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前輪驅動系統(tǒng),這也是如今應用最為廣泛的。首先它可以降低轎車的成本,這也是為什么現今許多汽車制造廠商都采用這種驅動系統(tǒng)的原因。前輪驅動(FWD)在制造和安裝方面都比后輪驅動(RWD)便宜很多。它沒有通過駕駛艙下面的驅動軸,也不用制造后橋殼,變速器和差速器被裝配在一個殼體中,這樣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這種前輪驅動系統(tǒng)還可以讓設計者更方便的在汽車底部安裝其他部件,比如制動系統(tǒng),燃油供給系統(tǒng)和排氣系統(tǒng)。 減輕整車的重量是前輪驅動的另一個優(yōu)點。減輕車重可以提高加速性,制動性和燃油經濟性。由于前輪驅動的汽車的驅動輪承受著發(fā)動機和驅動橋的重量,可以增加驅動輪的附著力,這對于在濕滑路面上行駛的汽車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前輪驅動的最大的優(yōu)點還在于可以擁有大的室內空間,駕駛室內不會因為有驅動軸通過而有一個大的凸起。看看本田思域(Civic),你就會發(fā)現這種小車也可以擁有許多轎車無法比擬的后座空間,原因就是有了一個平整的底板,同時,沒有了后差速器,行李箱的空間也會得到增大。 前輪驅動的主要缺點就是使得汽車的操縱性變差。因為大多數的質量都集中在汽車的前部,汽車的后部將會變得輕一些,這樣后輪的的附著力就會變小,在有冰覆蓋的路面上行駛車尾就很容易發(fā)生側滑。但是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得到了解決,設計者在設計時會盡可能的將重量設置在汽車的后部,理想的質量分配是前后輪所承受的的質量之比為50:50,但是前輪驅動汽車很少有達到或接近這個比值的。 另外一個缺點就是前輪所承受的負荷。前輪必須傳遞加速,轉向和制動時地面作用于輪胎的力。而輪胎擁有的附著力是有限的,當附著力一部分用來加速時,就必定會減少對其它部分的作用力。而后輪承受的這種作用力卻很少,它只需要跟著前輪滾動就可以了。 所有前輪驅動系統(tǒng)的缺點都是后輪驅動系統(tǒng)的優(yōu)點。隨著一部分的機械部件從汽車前部移到后部,汽車的平衡性和操作性都將會有很大的提高。后輪驅動的汽車加速時,牽引力將不會由前輪發(fā)出,所以在加速轉彎時,司機就會感到有更大的橫向握持力,操作性能變好。這就是為什么世界上高速跑車和高性能轎車都是采用后輪驅動的原因了。 維修費用低也是后輪驅動的一個優(yōu)點,盡管由于構造和車型的不同,這種費用將會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如果你的變速器出了故障,對于后輪驅動的汽車就不需要對差速器進行維修,但是對于前輪驅動的汽車來說也許就有這個必要了,因為這兩個部件是做在一起的。不過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前輪驅動汽車的可靠性也已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維修費用的高也許已經并不是一個大的問題了。 后輪驅動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相對高的裝配和制造成本,更多的故障,相對狹小的室內空間等等。現在,更多的汽車都是使用的獨立后懸掛系統(tǒng),這樣設計師在設計時就可以將車體與差速器和傳動軸靠的更近,從而可以增大室內空間。 牽引力小一直以來都是后輪驅動汽車的一個問題所在,因為后輪所承受的負荷比較少,但是現在的電子設備使得這個有了改變。牽引力控制力系統(tǒng)和車身穩(wěn)定電子系統(tǒng)可以讓后輪驅動的汽車在濕滑的路面上達到和前輪驅動汽車一樣的性能。改進的輪胎設計技術也可以改善后輪驅動汽車的這個缺陷。 盡管后驅車減少了室內成員空間并增加了機械方面的復雜性,但是對于我來說,我仍然是比較喜歡后驅車。我想我可能只是喜歡汽車在轉彎時的那種駕駛的感覺,但是我認識的其他的司機同志好像并不是很贊同我的說法。 所以到底是那一種驅動方式好那?全輪驅動怎么樣???保時捷在卡雷拉(Carrera)上用的是全輪驅動,以此來提高它的整體性能,富士(Subaru)車隊也已經靠全輪驅動的汽車贏得了幾項世界拉力賽的冠軍了。究竟那一種驅動系統(tǒng)好,這種爭論仍在繼續(xù),只要兩種系統(tǒng)都有人使用,我想這種爭論也許就將一直持續(xù)下去。
回答者:網友
產品精選
在移動端查看: 關于汽車驅動方式
搜索問答
還沒有汽配人賬號?立即注冊

我要提問

汽配限時折扣

本頁是網友提供的關于“關于汽車驅動方式”的解答,僅供您參考,汽配人網不保證該解答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