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手機汽配人

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 重卡市場上行20%可期待

作者: 汽配人網 發(fā)表于: 2013-03-05
  關于重卡行業(yè)產能過剩的問題,很多人不無擔心,有些人甚至認為,重卡行業(yè)的產能過剩會毀了這個產業(yè)。 
   
  不過,筆者倒覺得,這個事情沒有那么嚴重。經濟學派中的供給學派提出的“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理論說明,龐大的供給也許可以產生龐大的需求。而這個供給學派的理論有可能會成為國家未來調控的政策依據之一。未來政策有可能會突出減稅,減少行政審批,這些不但能夠促進經濟整體變好,也有助于重卡行業(yè)本身的增長。 
   
  另一方面,重卡行業(yè)本身因供給過多,競爭加劇,同樣也會讓重卡產品性價比更高,能夠適合更多用戶,從而產生更多需求。 
   
  因此,筆者認為,由于“供給產生需求”的力量,致使重卡行業(yè)產生的產能過剩,并沒有看起來的那么嚴重。 
   
  從管理需求到管理供給國家政策拉動重卡需求 
   
  對于商用車行業(yè),特別是重卡行業(yè),前10年的快速發(fā)展,主要得益于國家大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未來,我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已經不太可能保持之前的高速度,這時候,重卡行業(yè)的發(fā)展動力從何而來? 
   
  國家從管理需求向管理供給的轉變,固定資產投資等的增速也許會降下來,但是,刺激供給的一系列措施,也會促進商用車行業(yè)的發(fā)展 
   
  在這些政策中,減稅和減少行政審批對重卡行業(yè)最為重要。 
   
  減稅和行政審批,首先是促進整體經濟增速的提升;其次,對于很多行業(yè),特別是“婆婆”過多的汽車行業(yè)而言,減少行政審批有利于市場的充分競爭,可以促進企業(yè)提高競爭力。 
   
  再說減稅,對于企業(yè)本身就是利好消息。特別是從去年開始推行的營改增,未來能夠促進物流行業(yè)的兼并組合,促進專業(yè)化分工,也促進降低物流成本。 
   
  另外,面對重卡行業(yè)的產能過剩,相信國家不會坐視不管。對于新上的重卡項目,國家也許會更加慎重嚴格地進行審批。對于已經形成的巨大產能,國家也開始采取一些措施,來消化巨大的過剩。 
   
  因此,可以說,政策是有利于整個重卡行業(yè)消化產能的。 
   
  重卡性價比提升將會增加需求 
   
  再退一步講,即使不考慮國家政策方面的因素,巨大的產能過剩也會加劇重卡行業(yè)的市場競爭,而市場競爭會提高產品的性價比,拓寬用戶群體。因此,產能過剩會促進這個行業(yè)銷量的持續(xù)增加。 
   
  筆者在這里給大家做一個推理,從行業(yè)的中觀層面來分析,為什么過剩的產能能夠產生一些需求。 
   
  當前,重卡行業(yè)產能超過200萬輛,而去年國內外的總銷量只有63萬輛。如此大的產能,銷量卻只有三分之一,這就意味著大量的重卡企業(yè)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大家知道,汽車是個規(guī)模效益明顯的產業(yè)。如果產能大量放空,必然導致效益嚴重下降或虧損。 
   
  背負著巨大的產能包袱,各企業(yè)必定會提高產品性能,降低價格。重卡的銷量是重卡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重卡性價比的提升將會改變重卡的供給曲線,從而與需求曲線在更高的銷量點上相交,這就是說,國內的市場競爭讓重卡的供給曲線移動,從而使得市場均衡時的銷量更高。說的再簡單一點就是,競爭讓重卡性能提升而價格下降,這樣一方面會讓使用者成本降低,收益提高,從而有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重卡會形成對其他同類產品的替代。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有的讀者可能要問,2012年的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為什么銷量還會大幅度下滑?筆者想說的是,任何調整政策都需要時間。2012年,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些調控措施,但這些措施的顯現效果在2012年并不能馬上體現。另外,2012年的產能過剩形勢還沒有那么嚴峻,因為有些企業(yè)的新工廠在2012年才剛投產。2013年,一方面,行業(yè)的產能過剩壓力更大了;另一方面,2012年的一些調控政策將在2013年顯現效果。因此筆者判斷,2013年的國內重卡銷量會增加。 
   
  國外市場拓展也會增加需求 
   
  馬克思說過,資本主義國家的產能過剩,是帝國主義海外擴張的最根本動力。 
   
  這個理論放到當前社會,放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仍然適用。各大汽車集團在巨大的產能壓力下,會加大海外市場的拓展力度,重卡出口量也會繼續(xù)提升。 
   
  中國重卡出口銷量的提高,顯然不會靠最初資本主義時代殖民擴張的手段,而是依靠競爭優(yōu)勢。事實上,中國重卡特別是自卸車,在新興市場國家、金磚國家,以及正在大規(guī)模建設的發(fā)展中國家,都有很強的競爭力。 
   
  為了減少產能過剩的巨大壓力,各大企業(yè)集團或汽車企業(yè)一定會把更多的資源配置到重卡的出口方面。海外銷售渠道的增加,售后服務能力的加強,以及適合各地產品的研發(fā),甚至包括價格的下降,都會促進出口的增加。顯然,出口的增加,會從一方面解決一部分重卡行業(yè)的過剩產能。 
   
  企業(yè)自身的調整 
   
  事實上,很多人看到了各重卡企業(yè)新建的工廠和新擴的產能,但是,沒有看到,很多企業(yè)在新建的同時,關閉和調整舊的工廠。 
   
  比如,東風商用車在十堰建設了一個10萬輛產能的新工廠,而原來的10萬輛產能的老工廠由于設計不合理,設備老化等問題,在新工廠投產后,老工廠就不再繼續(xù)生產重卡,轉而改造生產零部件了。再比如,華菱的5萬輛產能的新工廠落成后,原來的5萬輛產能的老工廠也被改造成了發(fā)動機工廠,不再生產整車了。北汽福田也是如此,在很多新工廠落成的同時,老工廠也就不再生產而是轉作其他用途(如為乘用車做準備)。因此,很多重卡企業(yè)建設新工廠,只是建設更先進的工廠,屬于提升生產水平,而并非提升產能。 
   
  還有的工廠,雖然號稱的產能很大,但產能并非一步到位,而是分步實施的。有的企業(yè)是用很大的產能來跑馬圈地,其實廠房中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空置的,是為今后的產能擴充做準備的,而當前設備的產能則遠遠低于設計能力。這些工廠,隨時可以根據需要購進設備,擴充產能。畢竟,土地不是隨時可以得到的,而設備有錢就能買,因此,很多企業(yè)新建廠房的產能,只是其用來獲得土地儲備產能,并非實際建設的產能。 
   
  我國重卡行業(yè)的特殊性 
   
  其實,產能過剩的問題,不僅在我國重卡行業(yè)存在,在發(fā)達國家也存在。面對產能過剩,發(fā)達國家的商用車巨頭一方面加緊海外擴張,另一方面則不斷關閉其本土或歐洲的工廠,減少產能。那么,有人要問,這種關閉工廠的情況會不會在中國出現?另外,中國的重卡行業(yè)會不會利用兼并重組,轉戰(zhàn)其他行業(yè)來減少產能? 
   
  筆者認為,這種在其他行業(yè)司空見慣的關閉工廠和轉行的情況,不太容易在中國重卡企業(yè)發(fā)生。以筆者對各重卡企業(yè)的了解來看,中國的重卡企業(yè)背后都有強大的支持者。中國很多主流重卡企業(yè),不但有大型汽車集團撐腰,而且在各大集團中都舉足輕重。各大汽車集團,都愿意把從轎車賺來的錢,貼補到重卡上,在人、錢等方面都不遺余力地給予支持,力求大發(fā)展。一汽、東風、福田、上汽、江淮等都是如此。 
   
  至于背后沒有大型汽車集團支持的企業(yè),往往是背靠政府。如中國重汽、陜西重汽、華菱重汽、北奔重卡、三環(huán)專汽等,都是當地政府最重要的工業(yè)企業(yè),當地政府非常需要這些企業(yè)創(chuàng)造GDP、利稅和解決就業(yè)。因此,當地政府對于這些企業(yè)的支持遠非國外那些跨國公司能比。就像在三環(huán)專汽新廠房建成投產儀式上,十堰市市長就曾表示:“三環(huán)的需要就是我們的任務?!币簿褪钦f,這個企業(yè)未來遇到多大困難,肯定也是只會發(fā)展,不會倒退。再比如,北奔和玉柴談合作,都是包頭的市委領導帶隊去玉林考察。 
   
  中國的重卡企業(yè)大多數是國企,有兩家(一汽和東風)是國資委直管,其他也都是當地政府的“國有資產”。因此,政府一定會給予大力的支持。 
   
  像大運這些民企,背后雖然沒有大集團的支持,但也是憋了一股勁要做重卡,其精神、魄力也決定了它決不會輕易轉行。 
   
  2012年是不太景氣的一年,但各大重卡企業(yè)的年會讓筆者感覺到,這個行業(yè),真是一個不尋常的行業(yè):干得好的群情激昂,干得一般的發(fā)憤圖強,干得不好的矢志不渝。總之,各個企業(yè)都不氣餒,決意要在2013年打一場大仗。 
   
  進入2013年,這些重卡企業(yè)不但背后有大集團、政府撐腰,很多企業(yè)的背后更增添了跨國公司的支持。 
   
  因此,在筆者看來,中國重卡產業(yè)確實是很強的產業(yè)。其產能如果不能在國內更多釋放的話,也一定會在海外收獲更多,而且中國產品未來在世界上將會更具競爭力。 
   
  經濟學中還有句話叫,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如果這句話放到現在的重卡行業(yè)也適用的話,那就意味著,長期來看,中國的重卡產量是會繼續(xù)增加的。